我要发布房源
合阳房产网 > 

房产资讯

国家网信办曝光一批涉未成年人电信网络诈骗典型案例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针对暑假期间未成年人上网时间增多的情况,国家网信办会同公安部,深入清理网上涉诈有害信息,精准提示潜在受骗群众,从严从重打击不法分子,维护未成年人财产安全和身心健康。今年以来,已处置涉未成年人电信网络诈骗案件1.2万余起。暑假期间,国家网信办反诈中心监测发现多起针对未成年人的电信网络诈骗事件。不法分子经常以加入“明星粉丝QQ群”为诱饵,声称完成任务可领取礼品或明星签名,诱导未成年人进行转账或刷单;有的宣称免费赠送游戏装备,再通过“激活费、认证费、验证费”骗取未成年人钱财,严重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国家网信办有关负责同志表示,网站平台积极履行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在处置涉诈有害信息、整治电信网络诈骗方面发挥了作用。同时也要看到,一些网站平台还存在责任认识不到位、制度机制不完善等问题。QQ、快手等社交类平台、短视频平台要落实信息内容管理要求,持续排查处置涉诈信息、群圈、账号;建立完善账号监测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置异常账号,落实账号实名登记制度;建立完善涉诈举报机制,及时处置和反馈网民涉诈举报;对现有应用、业务、技术进行安全评估,对不符合要求的进行整改。对相关企业未履行风险控制责任致使群众受骗的,有关部门将依法追究责任。希望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积极引导未成年人,提高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意识,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为提高人民群众特别是未成年人识骗防骗能力,现将部分典型案例通报如下(以下均为化名):一、2022年5月,海南省吴某(12岁)使用母亲手机登录某QQ群,看到有人免费发放游戏皮肤,随后吴某添加对方为QQ好友,微信扫描二维码领取皮肤。对方告诉吴某其账号存在非法领取行为,需联系后台工作人员处理,否则要赔付10万元,被判刑1年。吴某非常害怕,添加了对方另一个QQ账号,并按照对方语音提示,扫描二维码支付6500元,事后吴某母亲发现异常并报警。二、2022年7月,山西省黄某某(17岁)在玩手机游戏时,网上有人表示要高价购买黄某某的游戏账号,随后双方添加为QQ好友。对方让黄某某登录一个叫“下芬购”的网站,称该网站为正规游戏交易平台,很多游戏玩家在此买卖账号。黄某某同意出售账号,但对方称用来购买账号的钱款被“下芬购”网站冻结,需出卖人黄某某充值进行交易确认,黄某某便在该网站充值2次共3000元,后发现对方的QQ联系不上,该网站也无法登录。三、2022年5月,广东省谭某某(15岁)在玩手机游戏时,有人添加其为微信好友,并宣称可以帮其解除未成年人手机游戏的时间限制。谭某某信以为真,并依照对方的视频指导,偷偷使用家长手机先后3次扫码支付,合计被骗3800元。四、2022年3月,重庆市马某某(12岁)在快手刷短视频时,看到免费领取游戏装备的信息,便根据指示加入某QQ群,在客服引导下领取游戏装备。随后客服以账号被冻结为由,要求马某某转账进行账号解封。马某某先后转账5笔共计4300元,事后发现被骗。五、2022年6月,河南省王某(11岁)在某粉丝QQ群看到推送信息称,进入某QQ群可以免费抽奖和领红包,王某便申请加入了该QQ群。不久群里的“工作人员”告诉王某,其被公司抽中一等奖,奖金6000元,并获得某明星签名。根据“工作人员”指示,王某在该QQ群里先后发红包8次,合计被骗5000余元。六、2021年4月,湖北省朱某(14岁)被朋友拉入了一个QQ群,群里通知可以投票获得返现。朱某扫描对方二维码后,被要求输入代码88.8,朱某输入后发现手机被扣款88.8元,且无返现通道。随后对方添加朱某为QQ好友称,因朱某转账为未成年人转账,导致公司账户被冻结,必须按要求操作才能解除冻结,否则将通过法院传唤其父母,并要求朱某操作解冻时不得让父母发现。朱某按对方要求出示了父母的付款码,被对方扣款12600元。七、2022年2月,陕西省秦某(14岁)经朋友推荐加入某“QQ追星粉丝群”,通过群内管理员介绍参加刷单返利活动。秦某扫码进行刷单操作后,管理员以秦某为未成年人为由,要求进行身份审查,并缴纳8000元的审查保证金。秦某便用其母亲账号扫码支付,事后发现被骗。
25人浏览    中国网信网    发布日期:2022-08-18

2022年上半年全国网络执法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2022年上半年,全国网信系统持续加大网络执法力度、规范网络执法行为,坚决依法查处各类违法违规案件,取得明显成效。据统计,全国网信系统上半年累计依法约谈网站平台3491家,警告3052家,罚款处罚283家,暂停功能或更新419家,下架移动应用程序177款,会同电信主管部门取消违法网站许可或备案、关闭违法网站12292家,移送相关案件线索4246件。亮利剑,依法严厉查处网上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各级网信部门结合开展“清朗·2022年算法综合治理”“清朗·整治网络直播、短视频领域乱象”“清朗·网络暴力专项治理行动”以及持续深入开展“清朗·互联网用户账号运营乱象专项整治行动”和“清朗·打击流量造假、黑公关、网络水军”等“清朗”系列专项行动,集中整治网络直播和短视频领域乱象、打击网络谣言、整治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治理算法滥用、整治应用程序信息服务乱象、规范传播秩序,重点查处一批传播各类违法违规有害信息、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社会影响恶劣的平台和账号。依法查处“雷达财经网”“体育大生意”“趣闻头条”“浦江财富”等违规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的网站和账号。依法关闭“当代商报财经周刊网”等假冒或侵权网站和账号。依法查处“明月助手网”“企营营网”“彩虹云商城网”“代刷网”“520赞网”“宣传推广点赞”等专门从事流量造假、网络水军等活动,破坏网络生态的网站、应用程序和账号。依法下架宣扬封建迷信内容的“AI面相研究”“面相研究大师”“三枚铜钱”“濠江神算”“算命策”等移动应用程序。依法查处存在设立明星榜单诱导粉丝投票打榜、开设应援集资栏目、号召粉丝刷量做数据等严重破坏网络生态问题的“爱豆”“明星派”“星伴”等移动应用程序。依法关闭“修改宝网”“万三原创网”“论文网”“创米网络网”“毕业设计论文网”“日语论文网”等一批从事有偿论文代写代投非法中介服务网站。依法下架和关停大量传播淫秽色情、低俗恶俗内容的“热巴直播”“红楼直播”“媚娘直播”“相遇交友”“缘来有你”等移动应用程序。  出重拳,依法重点查处严重违法违规平台国家网信办指导各级网信部门,综合运用执法约谈、责令整改、处置账号、移动应用程序下架、暂停功能或更新、关闭网站、罚款、处理责任人、通报等多种处置处罚手段,对严重违反有关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法律法规的网站平台,依法予以严处。针对必应搜索网存在法律、法规禁止发布或者传输的信息的问题,国家网信办指导北京市网信办依法约谈必应搜索网主要负责人,责令其限期整改,暂停相关功能,从严处理责任人,并对必应搜索网依法予以罚款的行政处罚。针对淘宝、京东、拼多多、小红书、微店等5家电商平台多个店铺存在违法违规信息的问题,北京市、上海市、浙江省网信办分别依法约谈5家平台主要负责人,责令其限期整改,处置相关店铺,从严处理责任人,并分别予以罚款的行政处罚。针对新浪微博、腾讯微信多次出现法律、法规禁止发布或者传输的信息的问题,国家网信办指导北京市、广东省网信办依法约谈新浪微博总编辑、腾讯微信负责人,责令其限期整改,严肃处理责任人,并对新浪微博、腾讯微信依法予以罚款的行政处罚。针对百度搜索出现法律、法规禁止发布或者传输的信息的问题,北京市网信办依法约谈百度公司相关负责人,责令其限期整改,清理违法违规信息,从严处理责任人,并对百度依法予以罚款的行政处罚。针对豆瓣网对用户发布的信息未尽到审核管理义务、传播涉历史虚无主义等有害信息的问题,北京市网信办依法约谈豆瓣网总编辑,责令其限期整改,暂停相关频道功能,从严处理责任人,并对豆瓣网依法予以罚款的行政处罚。针对网易花田、百合网、世纪佳缘、珍爱网、同城约会、一线姻缘、我主良缘、Marry U等8家婚恋平台存在低俗色情信息破坏网络生态的问题,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重庆市网信办分别对8家平台予以约谈,责令其全面清理排查违法违规信息,并分别予以罚款的行政处罚。针对百度贴吧、腾讯QQ、腾讯微信小程序存在涉流量造假、网络水军活动,破坏网络生态的问题,北京市、广东省网信办分别约谈3家网站平台负责人,责令其限期整改,关闭相关小程序,从严处理责任人,并分别予以罚款的行政处罚。针对新浪微博、抖音、快手、哔哩哔哩弹幕网、腾讯微信平台账号发布低俗色情、血腥暴力、侵害未成年人权益、渲染封建迷信等违法违规信息,破坏网络生态的问题,国家网信办指导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网信办分别约谈5家网站平台负责人,责令其限期整改,处置相关账号,从严处理责任人,并分别予以罚款的行政处罚。保安全,依法加快推进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等领域执法随着《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相继实施、《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等正式施行、新技术新应用安全评估工作深入开展,各级网信部门依法开展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等领域执法,针对“农天堂”等存在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的移动应用程序,依法采取下架处置。针对“光影换脸秀”“交友吧”“趣卡点”等新技术新应用未经评估上线且存在安全风险的移动应用程序,依法予以下架处置。针对“B612咔叽”“一甜相机”“卡通漫画脸”等应用程序中部分未经评估上线且存在安全隐患的功能,依法予以下线处置。
15人浏览    中国网信网    发布日期:2022-08-18
当前1/6页 共57条记录每页:首页上一页12345下一页末页跳转到: 页
总共执行时间 0.0625004